教学方式: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不断将科研思维方式融入教学中,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题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相关课程老师指导为辅,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学生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实验进展,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实验困难,并提出下一步实验计划。实验指导老师应全程把握实验进度,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遇到问题的学生。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查阅文献锻炼其科研思维能力,动手做实验锻炼其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并撰写论文。 考核方式及要求:综合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记录规范的程度、实验设计的正确程度以及课内外表现情况,实验讨论汇报的情况计入实验成绩。 系统整合实验课作为机能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自主实验设计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考核方法包括实验总结报告(20%),系统整合项目申报书(20%),最后答辩结果(30%),实验过程记录(20%),课内外平时表现(10%)。 实验成绩:用百分数表示。 实验项目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 实验总结报告(20%) A: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理论知识运合理;写作规范完整;动手操作能力强,应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实验结果正确及讨论深刻,具有逻辑性;小综述内容具有阅读性及学术性。(90分及以上); B: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理论知识运用良好;写作规范完整;动手操作较好,应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良好;实验结果正确及讨论深刻;小综述内容具有阅读性。(90分以上。(80-89分) C: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一般,理论知识运用差;写作不规范,但完整;动手操作差,应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导致动物实验过程中死亡;实验结果描述及讨论简单,不深刻;小综述内容空洞。(60-79分) D:基本上是抄袭;内容空洞、实验报告不规范、不完整。(0-59分) 2、 系统整合项目申报书(20%) A:立项依据充分、研究内容充实,目标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突出,项目有特色与创新,项目进度安排合理。(90分及以上) B:立项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尚可,目标较为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较为突出,项目较有特色与创新,项目进度比较安排合理。(80-89分) C:立项依据不够充分、研究内容不够充实,目标不够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够突出,项目无一定的特色与创新,项目进度安排不够合理。(60-79分) D:立项依据不充分、研究内容不充实,目标不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突出,项目无特色与创新,项目进度安排不合理。(0-59分) 3、 最后结果答辩(30%),从以下5点进行评分 A:实验幻灯片制作规范完整(0-20分); B:语调语法正确,口齿清晰,表达到位,讲解流畅,语速适中(0-20分); C:实验结果完整,论据充分详尽,结果解释合(0-20分); D:回答问题思维敏捷,举止得体,回答正确,无基本概念错误(0-20分); E:下一步计划和目标明确 (0-20分)。 4、实验过程记录本(20%) A:实验记录准确、术语规范、实验按时间顺序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观察指标、记录下一步实验计划、参与人员及时签字。(90分及以上) B:实验记录较准确、术语较规范、实验有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观察指标、记录下一步实验计划、参与人员及时签字。(80-89分) C:实验记录不够准确、术语不够规范、实验有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有下一步实验计划、参与人员不够及时签字。(60-79分) D:实验记录不准确、术语不规范、实验不按时间顺序记录、不记录每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观察指标、不记录下一步实验计划、参与人员不签字。(0-59分) 5、 课内外平时表现(10%) A:服从老师安排,积极提出实验构想,实验态度端正,肯吃苦,不抱怨,遇到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按时保质完成实验任务。(90分及以上) B:服从老师安排,积极提出实验构想,实验态度较端正,较能吃苦,不抱怨,遇到问题能和老师沟通,实验结束后清理,保质完成实验任务。(80-89分) C:服从老师安排,积极提出实验构想,实验态度不端正,较能吃苦,不抱怨,遇到问题和老师沟通,实验结束清理不够及时,完成实验任务。(60-79分) D:不服从老师安排,无任何实验构想,实验态度不端正,不能吃苦,总是抱怨,遇到问题不反馈,实验结束后不清理,不按时保质完成实验任务。(0-5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