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大纲 >> 正文

《机能学整合实验》实验课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 次 来源:  

实验课程名称

中文

机能学整合实验

英文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based on System integration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1.0

开设实验项目数

4 个

其中:必修(4)个,选修(0)个

课程总学时

32

实验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

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通过学生在基础验证-综合分析-思考启发三个层次的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常用基础医学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常用实验方法的应用能力;结合机能学理论课的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实验前仔细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实验时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按实验程序操作,爱护实验仪器和实验动物,对实验动物做到人文关怀,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每一项实验,细心观察结果,积极思考分析;实验后清点、清洗器械,整理物品、损坏器械丢失器械主动报告,按情况赔损,轮流值班,清扫实验室,处死动物,整理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带教老师。

通过整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是否为必修

1

心血管系统综合实验

8

综合

1.影响正常血压的因素

2.传入传出药物及强心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3.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症状观察

4.休克抢救治疗措施的复制及实施

5.治疗效果的评价与讨论

必修

2

呼吸系统综合实验

8

综合

1.正常动物呼吸运动及呼吸表现

2.呼吸衰竭模型制备

3.症状观察及生化指标测定

4.治疗措施制定与实施

5.疗效评价与讨论

必修

3

消化系统综合实验

8

综合

1.正常胃肠运动与分泌观察

2.肝昏迷模型制备

3.症状观察与生化指标测定

4.治疗措施制定与实施

5.疗效评价与讨论

必修

4

泌尿系统综合实验

8

综合

1.正常尿生成,尿量与质的测定方法

2.高糖、药物对尿量和质的影响与测定

3.急性肾衰竭模型制备及尿量与质的变化

4.结果讨论

必修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验讲解、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撰写实验报告、解答实验遇到的问题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前学生进行实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将使用的实验仪器等;实验时老师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遇到问题的学生,实验后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

考核方式及要求:综合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报告规范的程度,以及思考题解答的正确程度,确定实验成绩。实验成绩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并用分数表示。评分侧重点为:

1、实验原理及过程的描述(掌握实验原理、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客观真实(结果是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结论是基于结果的总结概括);

3、实验结果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思考题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鼓励发散性思维,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优秀(90分以上):

1.认真预习,善于思考,方案设计科学,观察仔细,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规范、完整、正确;报告中对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报告书写工整;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

3.针对结果的讨论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结果可以提出问题并给出个人思考。

(二)良好(80-90分):

1.认真预习,方案设计合理,观察仔细,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正确;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及实验原理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

3.针对结果的讨论合理详细,有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中等(70-80):

1.预习不够认真,积极动手实践,实验结果一般,实验报告规范、完整;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讨论不够深刻,缺乏个人见解。

(四)及格(60-70):

1.没有预习,动手能力一般,实验结果尚可,实验报告不够规范,但较完整;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实验原理无理论错误,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讨论不够深刻,敷衍了事。

(五)不及格(60分以下):

没有预习,动手能力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不规范、不完整或具备下面一项者为不及格:

1.没有交报告;

2.基本上是抄袭;

3.内容空洞、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机能实验学》 主编:高亚兴 科学出版社

2.《生理实验学》 主编 王德宝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 主编:丁明孝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 主编:马文丽 人民军医出版社

大纲撰写人:吴国胜

大纲审核人:邱丽颖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