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名称 |
形态学整合实验 |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
课程总学分 |
1.0 |
开设实验项目总数 |
8 个 |
其中:必修(8)个,选修(0)个 |
课程总学时 |
32 |
实验总学时 |
32 |
先修课程 |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
适用专业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
实验教学目标: |
形态学整合实验是以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习正常与异常形态变化之间演变过程的一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形态学实验研究特点、要求和目的,形态学实验设计方法和原则,形态学实验技术与仪器应用,实验动物选择及动物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结果判定及实验报告书的书写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反映客观事实,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在实验室动手操作,提倡自我设计的教学方法,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设计实施,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2.学生通过自己做动物实验、实验观察和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3.学生通过规范实践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答辩和讨论,自行分析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判断,培养创新能力。 |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
使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思考和探索未知,在实验室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和了解机体正常形态学结构在外界因素干扰下变化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课程,要求学生培养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实验室学会一般的形态学技术操作。完成基本实验作业,了解和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课题。 2.动手操作过程中,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未解决问题踊跃进行讨论。 3.学会独立思考。将大量的、分散的知识综合,不断提升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和完善。 4.设计实验课题中学会想象和设计。将思路向多维、立体的空间方向发展。学会观察问题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去想象和推断它的演化、变迁和发展,引导学生去发现未知世界。设计是能力的体现。 5.设计实验课题中学会求新思维。应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完善实验工作,争取获得预期实验结果。 6.学会尊重事实。如实的反映客观实际,不能人为夸大或缩小,更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判断必须有真实依据,讨论要充分,论证有说服力。 |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 验 时 数 |
实 验 类 型 |
内容提要 |
是否为必修 |
1 |
1.实验设计和实验论文的撰写 2.肝脏生物学 |
4 |
综合 |
1.了解实验设计程序方法与步骤,熟悉实验设计原则。 2.了解实验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及撰写的方法与步骤。 3.掌握四氯化碳复制肝细胞中毒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技巧。 4.掌握正常肝脏在处理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肝细胞肿胀的形态学变化。 5.熟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变化。 |
是 |
2 |
1.显微镜技术 2.组织切片常规制作方法 2.血液生物学 |
4 |
综合 |
1.掌握显微镜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掌握石蜡包埋过程和方法。 3.掌握HE染色原理和方法。 4.掌握血涂片制作和染色方法(Wright染色) |
否 |
3 |
1.常用特殊染色方法 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3.乙肝五项指标监测(ELISA双抗体夹心法) |
4 |
综合 |
1.了解Grimelius银染法、Nissl Body、Weigert弹性纤维等的染色方法和步骤。 2.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和方法。 3.掌握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ELISA方法。 |
是 |
4 |
1.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技术 2.细胞原代培养 3.细胞生长状况的MTT检测 |
4 |
综合 |
1.了解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2.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 3.了解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 4.熟悉细胞生长、增殖的检测方法。 5.了解MTT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
否 |
5 |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学鉴定 |
4 |
设计 |
1. 掌握神经元高尔基染色实验方法。 2. 熟悉并绘画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和分布。 3. 了解并尝试绘画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环路。 4. 观察神经元退行性变。 5.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变化老年斑。 |
否 |
6 |
脑立体定位技术记录睡眠时相实验 |
4 |
设计 |
1.掌握脑立体定位技术,睡眠时相的记录方法。 2.观察睡眠时相和睡眠结构,分析其意义。 |
是 |
7 |
膝关节手术虚拟仿真实验 |
4 |
设计 |
1.掌握膝关节的解剖学要点。 2.理解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及意义。 3.演练膝关节虚拟手术导航 |
否 |
8 |
斑马鱼脊髓损伤模型虚拟仿真实验 |
4 |
设计 |
1.掌握脊髓的解剖学要点。了解不同模式生物脊髓损伤表型与分析 2.演练斑马鱼脊髓损伤虚拟手术 |
否 |
考核方式及要求: |
形态学综合实验的教学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的讲授以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为主。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需要团队的整体配合,查看学生对实验是否具备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的科学方法。同时利用设计性实验操作和广泛的讨论、实验报告书的书写等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创新能力。 考核成绩如下: 平时操作60% 实验报告40% |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
使用教材: 1.韩卉.医学形态学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教材: 1.马宝华.形态实验学教程(第一版)[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高英茂.医学形态学实验(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卫光.医学形态学实验教程(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
大纲撰写人:金哲悟 大纲审核人:赵 鹏 |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