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名称 |
中文 |
预防医学 |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
课程总学分 |
2.0 |
开设实验项目数 |
4 个 |
其中:必修(4)个,选修(0)个 |
课程总学时 |
40 |
实验总学时 |
16 |
先修课程 |
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 |
适用专业 |
临床医学(本科) |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预防医学实验是预防医学以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验证与综合运用。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在增强学生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在内的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并案例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达到对将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本实验为综合实验。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
1、巩固、加深对预防医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2、学会综合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常见疾病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3、通过综合性实验,学会健康干预的方法,熟悉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和原则。 4、熟悉临床研究设计的方法,独立完成一份临床研究设计报告。 5、掌握糖尿病病人食谱编制方法与程序。 6、掌握健康危险度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 验 时 数 |
实 验 类 型 |
内容提要 |
是否为必修 |
1 |
吸烟与肺癌 |
4 |
综合 |
1.综合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 2.强化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3.培固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和原则 4.强化吸烟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方法 |
是 |
2 |
糖尿病食谱编制 |
4 |
综合 |
1.糖尿病病人食谱编制方法与程序; 2.营养成份的计算法。 3.学会食品交换份法的应用。 4.对编制食谱进行营养学评价。 |
是 |
3 |
临床试验设计 |
4 |
验证 |
1掌握流行病实验性研究的概念; 2学习临床试验设计的方法和结论评价。 |
是 |
4 |
健康危险度评估 |
4 |
综合 |
掌握健康危险度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学会健康危险度评估量调查和危险分数表的应用。 |
是 |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
1、本课程以讨论为主,与理论课一起开课。开课后,课程负责教师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实习要求,实习报告要求等。 2、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预习、讨论或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思考题等4个环节。 3、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在老师主持或引导下进行讨论或操作。 4、实验完成后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论文评阅或研究设计报告,老师评阅。 5、实验课的参与、实验报告和研究设计报告各占总成绩的10%,共30分。每缺席一次实验或报告扣2分,无合理原因缺席实验课2次或以上者不能参加理论课的考试。 |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参考《预防医学》第6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
大纲撰写人:李金平 大纲审核人:庞庆丰 |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