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大纲 >> 正文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 次 来源:  

 

实验课程名称

中文

病理学

英文

Pathology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5.0

开设实验项目数

16 个

其中:必修(16)个,选修(0)个

课程总学时

96

实验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

组织胚胎学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病理解剖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技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止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1.掌握萎缩及主要几种变性的形态变化、各种坏死的形态特征、肉芽组织的组成及其发展过程。

2.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分析炎症的机制与分类,并观察急性炎症的特征和炎细胞的形态。

3.掌握恶性上皮性肿瘤(癌)的形态特征,并与良性瘤对比。

4.掌握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三期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和后果、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

5.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阑尾炎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合并症、急性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及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

7.掌握霍奇金病的病变特点及主要类型。

8.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

9.掌握葡萄胎、绒毛膜癌、子宫颈癌及乳腺癌的形态特点。

10.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

1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12.传染病: 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播散途径、肠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

13.掌握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

14.尸检实例示教与病理分析:了解尸体解剖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是否为必修

1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

验证

掌握萎缩及主要几种变性的形态变化,了解其意义;掌握各种坏死的形态特征,了解坏死的结局。

必修

2

损伤的修复

1

验证

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及其发展过程。

必修

3

血液循环障碍

1

验证

观察淤血的形态变化,了解淤血后果;观察血栓的形态,了解血栓的发生过程及危害;观察出血标本,了解其意义。观察气体栓塞和脂肪栓塞的过程及后果,分析其发生机制。

必修

4

炎症

3

验证

观察炎症的外部特征,分析其发生机制,并观察急性炎症的特征和炎细胞的形态;根据炎症的分类原则,观察各种类型渗出性炎的形态变化特点;观察慢性炎症各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必修

5

肿瘤

3

验证

观察各种常见肿瘤的大体形态和镜下特征及生长、转移方式;深入体会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掌握肿瘤的分类及命名。掌握恶性上皮性肿瘤(癌)的形态特征,并与良性瘤对比,理解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观察间叶组织良、恶性肿瘤,掌握其形态特征及与上皮性肿瘤的区别。了解神经组织肿瘤和畸胎瘤的特征。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几种常见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必修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4

验正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和后果。掌握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并对比风湿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了解其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了解各型慢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的病变特点。进行临床病例讨论。

必修

7

呼吸系统疾病

4

验证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肺尘埃沉着症—硅沉着症的病变及合并症。掌握鼻咽癌、肺癌的常见类型及形态特点。进行临床病例讨论。

必修

8

消化系统疾病

4

验证

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阑尾炎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合并症。掌握急性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了解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肝炎的形态特点;掌握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及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形态特点。掌握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了解其转移途径。进行临床病例讨论。

必修

9

淋巴造血系统

2

验证

掌握霍奇金病的病变特点及主要类型;了解非霍奇金病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主要类型。了解白血病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

必修

10

泌尿系统疾病

3

验证

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了解其他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掌握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了解急性肾盂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及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变特点。进行临床病例讨论。

必修

11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

验证

掌握葡萄胎、绒毛膜癌、子宫颈癌及乳腺癌的形态特点。了解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平滑肌瘤、前列腺增生及睾丸精原细胞瘤的病变。

必修

12

内分泌系统疾病

1

验证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了解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

必修

13

神经系统疾病

1

验证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必修

14

传染病

1.5

验证

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播散途径;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掌握肠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了解尖锐湿疣、梅毒、深部霉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变特点。

必修

15

寄生虫病

0.5

验证

掌握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了解血吸虫病主要脏器的病变及其后果。

必修

16

尸检示教及案例分析

1

综合

了解尸体解剖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分析病理解剖报告,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必修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前认真复习理论课所授知识,并结合组织学图谱熟悉、掌握重要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为病理形态学观察打好基础。通过大体和组织切片的观察,当堂完成实验报告----即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描绘:即把观察结果以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

描述一个病变时要注意下列一般原则:

1、描述顺序一般与观察顺序相同;

2、客观地用形容的方式描写;

3、阳性所见要重点写,而相关的阴性所见亦不可忽略。做到重点详写,轻点简写,肯定明确,一目了然。

绘图要注意图像的选择、布局、大小、比例、形状、颜色、既要正确,真实,又要概括典型。课堂作业计入平时成绩。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课程教材名称:《病理学》第六版主编李玉林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主编:李甘地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名称: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解剖学实习指导

大纲撰写人:庞庆丰

大纲审核人:庞庆丰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