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大纲 >> 正文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 次 来源:  

实验课程名称

人体寄生虫学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2.0

开设实验项目数

6  个

其中:必修(6)个,选修(0)个

课程总学时

40

实验总学时

16

先修课程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人体寄生虫学主要研究对人致病的寄生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医学原虫,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在实验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标本和实验操作,应掌握主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和相关的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养成务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光学显微镜的操作,主要寄生虫的识别。学生应能掌握可用于人体寄生虫病诊断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常见的病原学诊断技术。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是否为

必修

1

蛔虫、鞭虫、蛲虫、

3

验证

掌握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熟悉正常的粪便检查方法

2

旋毛虫、丝虫

2

验证

掌握旋毛虫、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形态特征

了解丝虫成虫的形态

掌握检查丝虫微丝蚴的厚血膜涂片法

3

华支睾吸虫、姜片吸虫、血吸虫

3

综合

掌握华支睾吸虫、姜片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掌握病原诊断华支睾吸虫和姜片吸虫的感染

4

猪、牛带绦虫

2

验证

掌握带绦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5

疟原虫

3

验证

掌握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各期形态特点及鉴别要点

掌握疟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厚薄血片法)。

6

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虫,阴道滴虫

3

验证

掌握溶组织阿米巴碘液染色包囊的形态特征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碘液染色的形态特征

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和阴道毛滴虫形态特征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1.实验报告:凡观察形态结构的实验,均要求通过绘图反映观察到的形态结构特点;对于操作性实验,要求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占实验课程成绩的30%。

2.考核方式:实验课结束后,对所学实验标本及操作进行抽样考试,考试成绩占实验课程成绩的70%。

3.实验课程成绩确定:由实验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组成。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诸欣平,苏川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3

《医学微观形态学实验讲义》自编2013

大纲撰写人:邓超

大纲审核人:庞庆丰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