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大纲 >> 正文

《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 次 来源:  

 

实验课程名称

中文

生理学

英文

physiology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5.5

开设实验项目数

8个

其中:必修(8)个,选修(0)个

课程总学时

104

实验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

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通过学生在基础验证-综合分析-设计创新三个层次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常用实验方法及实验设计原则。通过实验掌握常用生理学基本实验技能与方法,学会运用生理学基本知识和手段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实验前仔细预习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实验时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按实验程序操作,爱护实验仪器和实验动物,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每一项实验细心观察结果,积极思考分析;实验后清点、清洗器械,整理物品、损坏器械丢失器械主动报告,按情况赔损,轮流值班,清扫实验室,处死动物,整理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带教老师。

通过基础验证性实验内容,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与技术。了解常用实验动物,认识常用手术器械及其用途。掌握用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无创血压计和自主活动记录仪等在机能学实验中的操作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性实验,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创新性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原则,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是否为必修

1

1.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与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2.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和测定、传导速度测定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4.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4

验证

1.常用手术器械正确使用

2. PC-lab系统使用、动物操作技术

3.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及动作电位引导

4.制备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5.证明神经肌肉兴奋性

必修

2

1.影响血液凝固因素

2.红细胞渗透脆性

3.ABO血型鉴定

4.心跳起源分析与讨论

5.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4

验证

1. 1. 体外法观察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2.试管法观察红细胞渗透脆性

3.测定个人血型

4.蟾蜍暴露心脏,在心脏不同解剖部位结扎,观察心跳活动,分析正常心脏起搏点

5.对蟾蜍心室额外电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必修

3

1. 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2. 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

4

综合分析

1.动物的麻醉、分离双侧迷走神经、气管插管

2.理化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及结果分析

3.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恒温浴槽观察不同体液和理化因素对平滑肌特性影响

必修

4

1.实验报告分析

2.实验讨论课

4

1.针对几次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实验报告更加规范。

2.针对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小班讨论

必修

5

影响心输出量因素及分析

4

综合分析

1. 蟾蜍动脉、静脉插管

2. 观察并分析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递质、激素、药物等对输出量的影响

6

1.人体血压测量、心音听诊

2.正常心电图分析

3.视野、视力测定

4.听觉传导通路

4

人体实验

1.学会听诊方法,测血压方法

2.学会辩认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3.学习人体心电图描记方法及辨认

4.学习视野、盲点的测定方法

5.学习瞳孔对光反射、声音传导途径的检查方法

必修

7

设计实验1

4

设计

1.分组讲解实验设计目的、设计路线及实施方案

2.经讨论选择可行性好的实验课外实施。

必修

8

设计实验2

4

设计

1.分组展示实验结果

2.实验讨论与反思

必修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验讲解、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撰写实验报告、解答实验遇到的问题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前学生进行实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将使用的实验仪器等;实验时老师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遇到问题的学生,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锻炼其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和思考题解答进行分析、总结,以加深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综合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报告规范的程度,以及思考题解答的正确程度,确定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用百分数表示。占课程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10%,设计实验20%)

实验项目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优(90分及以上):善于思考,方案设计科学,观察仔细,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规范、完整、正确;

良(80分及以上):认真预习,方案设计合理,观察仔细,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规范、完整、正确;

中(70分及以上):预习不够认真,积极动手实践,实验结果一般,实验报告规范、完整;

及格(60分及以上):没有预习,动手能力一般,实验结果尚可,实验报告不够规范,但较完整;

不及格(60分以下):没有预习,动手能力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不规范、不完整。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机能实验学》 主编:高亚兴 科学出版社

2.《生理实验学》 主编王德宝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纲撰写人:邱丽颖

大纲审核人:庞庆丰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